社会研究中归属感的再发现:一种新的调查方法

没有“归属感”就不能设想社会融合和参与,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合适的工具来衡量这一重要的社会概念。一项新的验证研究的作者介绍了一种以情绪为中心的调查工具,该工具在分析边缘化、失业、士绅化、移民以及Covid-19大流行对社会解体和隔离的影响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定义归属感

“归属感”是人类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感觉与他人有联系,感觉自己是某物的一部分,感觉自己适合某个环境或群体,能够认同价值观、想法和角色。

归属感也是社会融合和参与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和日益活跃和碎片化的社会结构时代,归属感和归属感可能是调查社会包容和排斥的关键概念,嵌入性和幸福。

“归属”、“归属”和“归属感”的概念长期以来一直被社会和行为科学的各个学科所使用。然而,归属感作为一个经验概念,还不发达。

在古典社会学概念中,归属一直被定义为某个群体或实体的“成员资格”。在社会学调查中,经常会问到受访者对所居住国家或宗教团体的归属感程度。专注于预先定义的归属对象似乎有些狭隘,在国家这样的类别中,对今天的受访者来说过时和抽象。我们还认为,这些归属的概念未能捕捉到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to感觉一个感觉归属感在某种程度上而且的某个地方

其他研究方向,例如人格心理学,研究了归属来理解个体差异。在这里,感觉归属感的可能性被视为一个人的心理特征,这有助于解释一个人如何与她的周围环境联系起来。这归属感Construct是非常具体的,从来不适合大规模的社会学调查。

以情感为中心的测量仪器

我们认为,我们需要一种归属感的建构,以及一种以情感为中心、对个人环境的影响敏感的相应测量工具,而不仅仅是个性特征。这种测量仪器在社会研究的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

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在归属感测量的帮助下,它们的后果可能会更好地理解,例如,边缘化失业、士绅化、移民,以及Covid-19大流行(其可能促进社会解体和孤立)。在所有这些背景下,合适的归属感构建可以捕捉到社会嵌入性的重要元素,这些元素与整体福祉直接相关。

图片来源:MetsikGarden, Pixabay

归属感的支柱

为了有效地评估我们建议的归属感概念,我们依赖于归属感的四个核心支柱:

  • 连通性
  • 参与
  • 识别
  • 同余。

这些元素是我们四项简要量表的基础,即挑战归属感量表(CSBS):

  • 我感觉和周围的人脱节了
  • 我不觉得我参与了任何人或任何团体
  • 我有一种感觉,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立足之地
  • 我在两个世界之间左右为难

脱节的感觉,不参与的感觉,以及在世界上没有一席之地的感觉,涉及到作为社会实体或系统一部分的各个方面。这些感情既不相互排斥,也不相互排斥。例如,一名从事特定工作的员工可能与同事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感到与同事有联系,甚至感到在工作场所受到重视,然而,与此同时,她又因为不认同这份工作而感到不适应。

移民和归属感

一致性元素捕捉到了归属感的侵蚀,当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嵌入冲突时,归属感可能会被侵蚀。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移民在移民前和移民后的生活中感到左右为难:移民后可能感到被新的社交圈接受并依附,但从未感到完全理解,新旧价值观和实践之间存在分歧。

当然,一般来说,移民是归属问题特别引人关注的一个领域。因此,我们经过测试和验证我们在IAB-BAMF-SOEP难民调查的第三波中新开发的CSBS量表,样本为2013年至2016年期间移民到德国的4376名寻求庇护者和难民。我们的研究为量表在英语、标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达里语中的效度和内部信度提供了证据。

归属感对于各种各样的人群和环境来说都是一种潜在的有价值和及时的构建。CSBS是衡量受到挑战或被侵蚀的归属感的丰富工具,可以很容易地纳入任何规模的调查。

在“论社会”主页上查看最新的帖子

评论